创业辅导

利用个性化就业指导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

2015-09-14 00:33:56    阅读数:    
一、以个性化就业指导促进创业教育  

(一)推进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每年大学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使得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日益面临供大于求的挑战。据教育部的统计,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680万人,比2011年增加20万人,而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压力还将继续增加。2011年11月21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就表示“当前国际国内的经济环境仍然十分复杂,出现不少新情况、新问题。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风险挑战增多,一些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下滑,一些国家主权债务问题突出;一些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从国内看,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形势是好的,但是影响经济稳定运行的不利因素较多,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就业压力增大。”面对着沉重的就业压力,面对严峻的市场挑战,引导和支持大学生创业,不失为一条切实可行的解决渠道,它不仅有利于大学生拓展就业渠道,提高就业水平,而且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对维护社会稳定和繁荣各项事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以个性化就业指导促进创业教育的意义  
        所有的人在发展与成长方面都是存在差异的,每个大学生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个性特点,性格、气质、个人能力、所学专业、心理健康状态等都有着很大的差别。大学生个体的诸多明显差异是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的前提。个性化就业指导是建立在宏观就业指导基础上,对个体进行的有针对性的、全面的、细致的、系统的全过程的指导,是尊重大学生自身发展的个性需要,激发其内在动力和积极性,挖掘其自身潜力,促进其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自己的创业理想的有效途径。学校的就业指导机构通过个性化就业指导模式,可以帮助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针对自己的个性特点,对自己的能力有个正确、客观的认识,树立良好的心态,通过共同探讨,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根据自身特点规划职业生涯。对有创业意向的大学毕业生实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人格特征,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了学生社会适应性和竞争力。  

二、利用个性化就业指导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的内容  

(一)个性化就业指导应引入职业生涯发展观教育  
        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大学生的择业乃至一生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它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发展观,客观地进行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正确地把握就业形势,充分了解就业市场和社会需求,及早地确立职业生涯目标,科学制订职业生涯规划。要指导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对其职业发展进行系统规划,指导他们了解适应自己特点的职业类别方向,从而恰当地从事职业学习,选择职业和调节职业目标,使在校期间的学业为未来的就业打基础,为将来的创业做准备。  

(二)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创业意识  
       长久以来,受传统思维的影响,大学毕业生们往往青睐于收入稳定,舒适安逸的工作,因而往往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都成为毕业生们首选的理想去向,而对于具有挑战性,能挖掘自身潜力的工作,大学毕业生们往往就业信心较差。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应主动适应当前就业工作新形势,转变教育观念,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应加大对于自主创业这一就业形式的宣传力度,指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自主创业的意识。对于有创业意向的大学毕业生,在施行个性化就业指导过程中应注重对他们创业品质的培养,培养他们勇于创新、敢于挑战、团结合作、大胆进取、不怕困难,既要有坚定的必胜信念,又要有锲而不舍的韧劲,同时培养他们具备敬业爱岗的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感。  

(三)加强对有创业意向的毕业生创业能力训练  
        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下,大学生普遍缺乏基本的理财技能、营销意识及沟通技巧等创业知识与技能,对于相关政策、法规知之甚少,更缺乏应对经济和社会变化的心理素质。而且长期以来形成的“就业比创业稳定”的心态,使得大学毕业生们缺乏面对困难和战胜困难的信心。因而,针对此种现状,高校的个性化就业指导应加强对有创业意向的毕业生创业能力的训练。首先,要建构更为合理科学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例如开设创业选修课,讲授一些相关的法律、经济、财务、管理等课程,讲解创业的法律法规、操作程序、经济管理知识以及一些大学生成功的创业模式与经验,让大学生们增加对创业的感性认识,及早发现自身缺点与不足,及时地补缺补漏,为毕业后的创业之路积累知识,锻炼能力,作好准备。其次,针对有创业意向的大学毕业生,个性化就业指导还可面向这一群体通过第二课堂及社团活动等渠道,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  

(四)提供形式多样的就业咨询服务  
        就业咨询是个性化就业指导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主要是通过启发教育、平等协商、沟通交流、共同探讨等形式,提出建议、意见或者答疑。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应当为有创业意向的毕业生提供形式多样的就业咨询服务,既可以是口头的或书面的,也可以通过网络答疑,还可邀请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为毕业生开设专场讲座,提供政策宣讲现场答疑。咨询的内容也应切合实际需求,既要包括创业相关政策、优惠措施,还要包括创业流程,也可包括人才测评和心理咨询,使大学生自我评价更加客观,创业准备也更加充分。同时,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对有创业意向学生的就业咨询指导工作不应止步于学生毕业离校,而是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和跟踪扶持,进而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成功率。  

三、利用个性化就业指导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的方法  

(一)全程化和阶段化的有机结合  

         加强创业教育,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应下沉至低年级,从新生进校时就开始就业指导的教育,直至毕业生离校,将其纳入整个大学教育过程。同时,大学生择业观的形成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就业、是创业,还是继续升学,这些都需要在阶段性的就业指导中逐渐明朗与确定。鉴于此,个性化就业指导的创业教育可以按大学生所在的年级进行划分,每个年级都有不同重点的指导内容。对一年级学生,重点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结合各院系的专业思想教育,介绍本专业近年来的就业流向、分布和未来的就业形势、就业前景。通过科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初步确立自己的职业定位与职业目标,设计大学四年发展之路。对于二、三年级的学生,重点是进行创业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使大学生在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的同时,也了解创业相关政策与技能知识,为毕业后的创业需要积累知识。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已进入毕业前冲刺阶段,就业意向已相对明确,这时个性化就业指导应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咨询,为他们答疑解惑,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有条件的可为创业学生配备创业导师,为他们提供创业指导,调动他们的创业积极性。  

(二)课堂教学与创业训练相结合  

        个性化就业指导课作为个性化就业指导的主要方法之一,应在一般意义的就业指导课之外,开设创业公选课,讲授与创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学生视自身情况自愿选修,小班化教学,教学方式要灵活多样。除了个性化就业指导课的理论指导,各专业课程的渗透性教学也可视为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理论指导的方法之一。专业教师在课堂上讲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地阐明专业知识与职业的关系及在创业过程中如何应用这些知识和技能,将有助于学生对创业理论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同时,高校就业指导机构还应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创业能力,实行大学生科研课题立项,激励学生开展科研工作;举办科技节,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举办创业计划大赛,促使学生了解创业过程。有条件的高校还可建立毕业生创业园,在学生的创业场地、硬件及管理上给予大力支持。同时以各种方式来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创办、经营商业企业或科技公司。  

(三)校内资源与社会资源相结合  

        个性化就业指导应充分利用学校与社会两方面资源,高校应调动学生、教师与校友、家庭及政府相关部门等社会力量来共同参与和完成就业指导。学校资源是个性化就业指导的主要途径。它除了能满足有创业需求的学生对于创业相关政策和知识技巧等浅层次的需求外,还能通过学校专门就业指导机构所配备的专业化职业化的工作人员来满足创业学生在心理测验、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调适等方面的深层次需求。同时,学校就业指导部门也应注重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及与相关政府部门的协调,充分地利用社会资源,来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教育。首先,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很大程度上受到家长的影响,学校要建立定期与家长沟通联系的渠道,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创业意向,为孩子当好参谋,正确引导和鼓励孩子。其次,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还应积极创造条件,邀请校外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当地政府的工商税务等主管部门人员为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开设专题讲座,还要邀请成功创业的校友典型回校座谈讲课,讲他们的经历、收获和体会。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在校内外资源相结合的基础上,还可开设专门的青年创业网,开通创业热线等,为毕业生实际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供帮助,为他们创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13966746960
唐老师